Skip to content

不忘初心

故事背景

在过去三年里,我在公司主要负责研发项目的管理工作。尽管我一直认为技术出身的我不能放弃对技术的追求,但现实是,我投入在方案设计和编程开发上的时间逐渐减少,对新技术的关注也不如从前敏锐。最近发生的三件事让我深刻意识到:是时候要做出改变了(于是写下或更新这篇文章)。

事件一:同事被优化

2024年8月,几位与我关系密切且技术水平不错的同事被公司优化。至今,他们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。这使我开始反思个人职业发展路径的重要性。

事件二:后端同事的转型

我上一家公司的后端同事,在同一岗位工作了9年,于2024年12月初被优化(被裁掉)。幸运的是,他的补偿合理,并选择了转行成为抖音主播。这件事提醒我,编程技术也只是一份工作,并不是所有吃这碗饭的人会一直继续热爱并长期干下去。

事件三:工龄较长同事的求助

最近,一位我不熟悉的同事请求我帮助搭建一个前端项目。这位同事的入职时间与我们前任部门领导相近,此次却需亲自编写代码。这看似简单的请求,实际上反映了大环境之下做不到管理层,技术没有持续学习和更新的生存空间有多难。

通过这些经历,我认识到保持技术敏感度、不断学习新技能对于职业安全和个人成长至关重要。因此,我决定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,确保既能胜任管理职责,又能保持对技术的热情和能力,迎接未来的挑战。

技术经历

自2011年起,我投身于前端开发领域,从最初的页面切图做起,至今已有13年的丰富开发经验,涵盖前端、后端以及运维等多个方面。在这段旅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学习的无止境:一方面不断吸收新知,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遗忘旧识的情况。这种“边学边丢、边丢边学”的状态促使我认识到两个重要事实:

1、技术知识持续更新:行业内的技术和工具日新月异,保持学习是跟上步伐的关键。 2、个人资质各异: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天赋不同,但努力和持续进步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。

基于这些认识,我认为可以借鉴中医中的“固本培元”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职业发展。“固本”意味着要扎实掌握现有且稳定的核心技能,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;而“培元”则是在确保基础牢固的前提下,有选择性地探索新技术和趋势,特别是那些对自己职业发展有益的部分。对于那些尚未普及或非必要的新兴技术,除非你认为自己特别适合,否则不必急于跟进。

计划安排

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我常常感到自己的雄心远超过实际行动。面对 Go、Java、Python、Rust、科学计算等多个领域,我试图全面涉猎,但结果往往是浅尝辄止,未能深入掌握任何一项技能。业务场景的限制和兴趣分散导致了知识的流失,进而陷入了职业发展的迷茫期。然而,最近经历的三个故事(见上文)让我意识到,专注于基础、稳步前进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。以下是我重新规划的学习与发展计划:

1. 立志(确立目标与愿景)

总体愿景:立志成为全面发展的独立开发者,不仅精通技术,还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

具体目标

  • 计算机基础:掌握核心计算机科学原理,为其他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  • 前端开发:专注于用户体验优化,创造快速响应、易于使用的网页应用。
  • 后端开发:构建稳定、可扩展的服务端系统,确保数据安全和高性能。
  • 工具提效: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技术栈提升个人生产力,实现更智能的工作方式。

2. 勤学(持续学习与实践)

学习策略:制定系统化的学习计划,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项目练习,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。

资源选择:优先选择具有长远价值且被广泛认可的技术书籍和在线课程,避免追逐短期流行但缺乏深度的内容。

社区参与:积极参与开源项目或技术社区讨论,向同行学习并分享自己的见解。

3. 改过(反思与改进)

定期评估: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我评估,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,并识别需要加强的领域。

项目复盘:每次完成一个项目后进行总结,找出代码中可以改进的地方,根据用户反馈调整设计和功能。

记录经验:维护一个个人知识库,记录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,形成宝贵的学习资料。

4. 择善(选择正确的方向与价值观)

技术选型:在选择技术和工具时,注重其长期适用性和行业认可度,而不是仅仅因为流行而采用。

职业发展:关注那些能够带来良好用户体验的设计原则和技术,重视数据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。

开放心态:保持对新理念和技术变革的敏感度,但同时要谨慎评估其实际效益和长期影响,确保引入的技术真正有助于提升效率和个人成长。

内容细节

由于公众号内容无法定期更改内容,可关注我的博客【https://www.fullstack.ren/】,或者查看我每天发布的技术内容。

如有转载或 CV 的请标注本站原文地址